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今日浚县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基地落户浚县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3日 09:41 来源:浚县融媒 浏览次数:

4月20日上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浚县)基地揭牌仪式在浚县大伾山景区举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六三,副市长李小莉、县委书记王远征、县长蔡守业、副县长刘建军及省市县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

仪式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六三与副市长李小莉共同为基地揭牌。副县长刘建军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石窟石刻所所长邵明申交换了合作协议书。

县委书记王远征表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基地落户浚县,是全面提高浚县文物保护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双方通力合作,将进一步拓展文物修复与科技保护的新思路、新方法,探索出适合浚县文物保护的新模式、新道路,不断提升浚县文物保护的专业化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助力浚县优秀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诠释和传播,为加快建设文旅强县提供有力支撑。下一步,浚县将更加用心、用情、用力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基地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让浚县文化在携手同行中焕发新机、绽放光彩。

李六三一行还来到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浚县)基地进行了实地参观。

据了解,浚县是河南省唯一的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千年建城历史,造就了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现有大伾山摩崖大佛及石刻、古城墙、卫河(永济渠)浚县段、黎阳仓遗址等文物古迹30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18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39项)。一处处珍贵的文化遗产无一不展示着璀璨的浚县文化。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为国内顶级的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机构,浚县基地的建设将为全面推进浚县乃至鹤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科研力量支撑,从而实现技术优势与文物资源优势互补,全面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