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发旺
张发旺(1907--1965年),乳名道妞,祖籍滑县,后定居浚县。襁褓中丧母,寄养于邻舍。7岁随父(黑妞,张兴明)跟班学艺。后拜滑县大平调三和尚为师。
黑妞乃当时著名平调红脸演员。发旺在父辈艺术熏陶下,加上发旺本人天资聪颖,8岁即在《罗成显魂》、《阴阳扇》等剧中扮演角色,博得称赞。继之出演《临潼关》、《孔明祭灯》等戏均获得成功。张9岁时,拜汤阴司马平调班旦角艺人廷妞为师。14岁时,技艺日臻成熟。随师应聘人卫辉府同乐班。该班名流汇集,发旺提高很快,不久即演主角。从此,道妞之名广为流传。
发旺演戏嗓音亮,腔调稳,吐字清,脸上带戏,文武兼备,尤以演须生见称。他在《下高平》中饰赵匡胤,《孙膑下山》中饰孙膑,《单刀赴会》中扮关公,《收姜维》和《空城计》中演孔明,《反徐州》中扮徐达。所扮人物惟妙惟肖,令人拍手叫绝。
1946年,同乐班内部倾轧,发旺返归故里。1947年,入滑县同乐剧社,任副社长。1951年,应聘至延津县群乐平调剧团任团长。此间他在演出平调优秀传统剧目的同时,主演了《鱼腹山》、《将相和》、《满江红》、《投笔从戎》等新编历史剧。1954年,在新乡专区戏剧汇演中,张发旺主演的《将相和》获奖,被评为优秀演员。
1960年,延津平调剧团撤销,张调到濮阳大平调剧团。1962年春,又调入浚县大平调剧团,任业务团长。张发旺为演好现代戏,塑造工农兵艺术形象,虚心学习,刻苦钻研,敢于突破旧框框,在戏剧改革中做出了成绩。他参加演出了《八一风暴》、《苦菜花》、《红霞》、《野火春风斗古城》、《社长的女儿》等20多个现代剧目,成功地塑造了老贫农、炊事班长、人民军队首长等人物形象,受到观众称赞。
1963年12月张发旺当选为政协浚县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1965年2月,因患脑溢血病逝,终年5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