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单
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单
国家级项目:
1、泥咕咕 王学峰 2007年3月1日第一批国家级
2、大平调 李德平 2011年6月10日第三批国家级
省级传承人:张玉琴
3、社火 孙树林 2008年6月7日第二批国家级
4、古庙会 2014年7月16日第四批国家级
省级项目:
1.黄河古陶 2009年6月12日第二批省级
传承人:张连贤、王佩雨
2.浚县石雕 2011年12月19日第三批省级
传承人: 张学英
3秦李庄周氏口腔咽喉科 2011年12月19日第三批省级
传承人:周瑞
4.九流渡添仓会 2011年12月19日第三批省级
传承人:张文祥
5.浚县木旋玩具制作技艺 2011年12月19日第三批省级
传承人:王学军
6.快庄李氏中医正骨 2011年12月19日第三批省级
传承人:李好勤
7.万福虎 2015年9月10日第四批省级
传承人:黄桂莲
8.泥玩民居 2015年9月10日第四批省级
传承人:康号彬
9.董氏中医痹症疗法 2015年9月10日第四批省级
传承人:董新河
10.善堂老秧歌 2015年9月10日第四批省级
传承人:陈亮
浚县泥咕咕: 省级传承人
宋学海
柴秀建
王学仁
宋学芳
刘顺福
11.泥塑(泥猴) 2021年10月11日 第五批省级
12.传统面食制作技艺(浚县子馍制作技艺) 2021年10月11日 第五批省级
13.放河灯 2021年10月11日 第五批省级
市级项目:
1.道教音乐 2008年11月28日 第一批市级
2.莲花落 2008年11月28日 第一批市级
3.泥猴张的泥猴艺术 2008年11月28日 第一批市级
4.郭氏银饰 2008年11月28日 第一批市级
5.李新寨铜制乐器 2008年11月28日 第一批市级
6.浚县落腔 2010年11月25日第二批市级
7.吴氏花生米 2010年11月25日第二批市级
8.孙氏面供 2010年11月25日第二批市级
9.杨氏木杆衡器 2010年11月25日第二批市级
10.蒋氏传统手工装裱修复 2010年11月25日第二批市级
11.面人张面塑技艺 2010年11月25日第二批市级
12.王氏剪纸烫刻画 2013年1月11日第三批市级
13.王氏子馍 2013年1月11日第三批市级
14.浚县编织(棉编织、柳编织) 2013年1月11日第三批市级
15.浚县侯胡寨中医妇科 2013年1月11日第三批市级
16.周氏祖传喉症专科 2013年1月11日第三批市级
17.子贡传说 2016年6月20日第四批市级
18.武术卖艺歌 2016年6月20日第四批市级
19.唢呐艺术 2016年6月20日第四批市级
20.化妆坠子 2016年6月20日第四批市级
21.根雕(浚县王氏根雕) 2016年6月20日第四批市级
22.浚县吴庄饸饹 2016年6月20日第四批市级
23.浚县张氏银饰 2016年6月20日第四批市级
24.东许庄张氏中医儿科 2016年6月20日第四批市级
25.传统膏药(邢固村刘氏膏药) 2016年6月20日第四批市级
26.路灯会 2017年第五批
27.河灯会 2017年第五批
县级项目:
1.浚县北街背阁 2010年9月28日第一批县级
2.浚县二夹弦 2010年9月28日第一批县级
3.秦李庄皮影 2010年9月28日第一批县级
4.西宋庄木雕 2010年9月28日第一批县级
5.浚县竹木玩具 2010年9月28日第一批县级
6.小河面人 2010年9月28日第一批县级
7.样夹 2010年9月28日第一批县级
8.王桥豆腐 2010年9月28日第一批县级
9.大禹的传说 2012年5月28日第二批县级
10.大石佛的传说 2012年5月28日第二批县级
11.碧霞元君的传说 2012年5月28日第二批县级
12.浚县民间武术卖艺歌 2012年5月28日第二批县级
13.佛教音乐 2012年5月28第二批县级
14.二鬼打架 2012年5月28日第二批县级
15.跑马匹 2012年5月28日第二批县级
16.怕老婆顶灯 2012年5月28日第二批县级
17.端木陶艺 2012年5月28日第二批县级
18.民间纸扎 2012年5月28日第二批县级
19.木板年画 2012年5月28日第二批县级
20.老碧绿酒酿造技术 2012年5月28日第二批县级
21.班(柳)氏中医不孕不育科 2012年5月28日第二批县级
22.浚县大罗戏 2010年9月28日第一批县级
23.浚县草编 2015年11月27日第三批县级
24.浚县郭氏粉条 2017年3月24日第四批县级
25.浚县郑氏粉馇 2017年3月24日第四批县级